扶贫日记(二)

阅览3296 作者:很有所谓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667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我的扶贫对象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乌江镇周圩行政村胡小郢自然村,人口800多。

为什么叫胡小郢村呢?因为一河之隔,河西就有一个胡大郢村。一听说这个情况,我就猜想,胡小郢村应该是从胡大郢村分出来的一个村庄,一问我的扶贫对象,果然如此。他还告诉我,不仅分出了胡小郢村,还分出了北胡郢村、南胡郢村,还分出了一个“辛庄”,不好再叫“xx胡郢村”了,只好按照村里人的姓叫做“辛庄”了。

每一个村子里都有超过500人的人口,村与村之间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农民是以土地而生的,没有土地,他们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加高,农副业产品的价值在不断下滑,土地出产的产品价格在不断下降,今天农民1亩地的收入每年很难超过1000元。在这样的地区居住的农民,如果失去进城打工的能力,那么他一定会致贫的。

在工业化程度低的时代里,这个地方应该还是一个适宜于人居的地方,不然,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口呢?人口为什么会那么稠密呢?然而,在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加高,人口稠密已经成为了致贫的原因。

人口稠密也是一种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假如,有人愿意在这里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定会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我想,一个人一天给他50至100元,都一定会有人干的。

但是,没有人在这里投资建厂。这是因为,虽然劳动力成本下来了,但是运输成本去上去了。这里相对较为偏远,离阜阳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因此,地方政府解决这里的交通问题,降低运输成本,解决商家投资优惠政策等,也许是彻底解决这里贫困的根本办法。

这是一个不懂政治、不懂经济人的胡思乱想。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母亲节文章]也说毛背心

自从踏进这个城市开始,不变的便是每周与母亲的两个电话。多是些朴实语言的嘘寒问暖,担心和牵挂。但交流是有限的,所能达到的尺度也是有限的。 忽然有一天妈妈说要给我说个笑话,我便没有任何期待的等母亲接下来的语言,因为向来妈妈都不善笑话。说前天去舅公家打牌,舅婆突然叹气说:唉,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助力民安镇教育,推动足球发展——暖源下乡实践总结

为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两会精神,把建设幸福美丽湛江真正落实到基层,不断地弘扬岭南师范学院学生“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优良传统以及传承校园文化理念,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暖源”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今年7月开展三下乡活动...

“启航”三下乡,呈现最美的姿态

今天,我们开展了第一节舞蹈课。今天的课程开始,我们是进行排舞的位置和动作复习训练,希望做到最好最整齐。 开始之所以选择排舞是因为这舞蹈不仅可以锻炼,还因为它需要很好的配合性和团结统一性。一开始还是由我们老师引领着进行三篇复习,接着让学生跟着节拍自己跳。很明显的发现,学生的依赖性太强了...

“红炉点雪”给我的杂想

杂想 近日,偶然关注成语“红炉点雪”,思绪不禁沸腾起来。人生之理万千感慨,可不都如这莹雪遇炉红? 雪之美,浑然天成。飘摇剔透,经灵霄而落。游尽人间美景,畅想山川繁华,然却独不得见艳红温暖。红炉燃炭,艳而暖溢。雪不自恃,奔而慰籍,却定格了美丽,化成绝唱。 人活于世,谁不曾见红炉温暖,汲汲追求...

冬至阳生春又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又一个冬至,在不经意间无声无息地到来了。爱人在市场买回了肉,晚上准备包饺子,因为冬至吃饺子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受父母的影响,多少年来一直都会在冬至这天包上一些饺子,算是过这个大如年的冬至。人们过这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