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感怀

阅览2858 作者:秋觅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14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又是一年的冬至,妻子一早就煮好了饺子和汤圆,我们在温馨的热气中走入冬至。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从这天开始数九。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人们习惯认为从冬至这天进入寒冬,因此冬至这天强调进补,吃点好的补的,准备过冬。冬至这天,在中国大概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还有广东人的煲汤,只有我生活的成都有点怪,时兴羊肉汤。

妻子老家在北方,会包饺子。昨天就包好了饺子,冻在冰箱里。分别有韭黄肉馅和胡萝卜肉馅,考虑到家里几个人不同的口味。

我的老家在南方,喜欢吃汤圆。小时候都是妈妈自己包汤圆,都是家里自己磨的糯米粉,自己做的陷。我没有学会母亲的手艺,现在的汤圆都是买着吃,还要看不同的牌子。

成都的冬至时兴吃羊肉汤,过去都是到火锅店。全市不计其数的火锅城火锅馆火锅店,在冬至这天都以羊肉火锅为热卖,羊肉羊肠羊肚羊心羊肝羊肺羊脑羊尾羊鞭都烫在那锅羊骨头汤中还分红味白味。市内那府南河边上的小关庙,号称羊肉火锅一条街,更是热闹非凡。

成都今年的冬至又有了新的气象,流行在家吃羊肉汤。女儿是赶时髦的人,前几天就通过网购预定了内蒙的鲜羊肉,昨天刚到。今天中午和晚饭,一家人就在家里品赏妻子做的羊肉汤。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我们老家也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冬至这天,家中的弟妹都要到海天园父母墓前祭奠送寒衣,我与妻则要在千里之外悼念。

冬至这天,不管是QQ还是微信,各个文学群、同学群都有着许多温馨的祝福,让人心里暖暖的。

其实,冬至作为一个节气,不管各地的不同饮食习惯,还是各种祝福,以及祭祖悼念故人,都是祈求一种温馨,让生活在寒冬也充满热气和暖暖的亲情。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不眠的冬至夜

晚上九点我和父亲给母亲做完肢体锻炼,就随手拿起杂志,和衣躺在床上翻阅,不知过了多久,竟沉沉睡去。若在平常,醒来定是天亮时分,天生睡眠不足似的---老公为此总说我没心没肺。而今夜则不同,凌晨时分,竟朦胧醒来,再也无法入眠。 夜好静,父亲房间的空调声显得那么清晰悠远,我暗自笑了...

只要关系棒,哪有苦难挨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的第三天,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记得我们第一天过来基地的时候那天我们十分的忙和累,我们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的工作也进展的很不顺利,但是在前两天的努力下,我们的工作进展的越来越好,其中很让我惊叹的是我们的支教组和我们的学生们。在我们第一天到来的时候,那些学生十分的调皮,不听我们的号令...

奶奶的麻袋

三年前,在我家客厅的一角,总是放着一个麻袋,这是奶奶的。她每天早上都要去爬山,也都要带着这个麻袋。因此,奶奶的麻袋在我心中一直是个神秘的东西。 这个麻袋原先是用来装水管的,黄颜色,后面还破了几个洞。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麻袋,却让奶奶如数家珍,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听爷爷说过,麻袋的岁数比我还大...

一个游戏,一段时间,一个故事

习惯每一天晚上,等一个留言;习惯每一个早上,看第一条短信;习惯有一个人惦记。只是这些习惯,都是陋习,被时间渐渐磨平,然后,习惯没有你的习惯。 一个游戏,一段时间,我们的故事。 你说:“原来你是女孩子啊!没想到女孩子也会玩游戏。” “怎么着,就稀罕男的玩?”我不屑。 “呵!好玩儿。”你说。 好不好玩...

今夜无眠因为痛

为了信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诺言,我忘记了雪后又雨的早上路面会像镜子一样的滑。昨早儿,忙忙叨叨的我一出门就在店门口实实地摔了个仰八叉。 几秒钟的眩晕,当我慢慢睁开眼睛,蓝天下几双惊讶恐惧的眼睛在我的眼前就像峡谷里射进了一道阳光一样亮了起来,然后从那缝隙里流动出了一股股跳跃的暖流,发出了泉水般的叮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