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一天

阅览2851 作者:箫碧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890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那天我用民族头巾挽着长发,穿着所谓波斯米亚风格的长裙,还裹上了纳西风情大披肩,坐在天龙八部城的一个小亭子里吹风,远眺山脚那些飞檐。这里其实并没什么好,比起无锡的三国城、水浒城可真的差远了。不过到了大理,不能不来天龙八部城,说到底,我对大理的喜欢本就是为了金庸。

不知什么时候,我身边坐过来一个十岁许的小男孩。他长得胖乎乎的挺可爱,圆圆的小脸上嵌着一双笑咪咪和亮晶晶的黑眼珠,他见我在望着他,也就仰起脸来向我乐呵呵地一笑。“喜欢这里吗?”我问。“还好啦!”他答。这时,我才发现,他身后站着同样和善的两位,男的儒雅,女的端庄,两人向山脚眺望一回,也向我微笑。

“你是本地人吗?”男的问。

“啊,不是的。我也是游客。我一个人来的。”

“你一个人出来旅行?还蛮勇敢的哩!”男的眼中掠过一丝欣赏。

“这样穿挺有意思的,我还以为你是这里工作的女孩子呢!”女的微微一笑。

我不由也笑了。“嗯,确是不少人错以为我是本地姑娘的!”

“你从什么地方来呢?”“广东!”“我们也从广东来!”

就这么熟悉了。也姓李,我便称他为李大哥,称他的妻子做嫂子。于是一同在天龙八部城里行走,一同看了皮影戏还有情景剧。他们告诉我说,准备包车前往周城去,感受白族三道茶,顺便看看民居,问我愿否同去。我很喜欢他们,于是欣然答应了。

租了一辆当地特有的很小的客车,这小车,印象中似乎是三轮的,可是我又不能完全确定。总之是类似货车的那种蓝色的车皮,很狭小,仅刚能容下我们几个。连转动的空间也几乎没有了。可是,我们的心思不在车上,只一路闲聊,就这么到达了周城。

一苦二甜三回味“白族三道茶”其实都已经是商业化的表演了,我们也提不起多大兴致,看完就撤,问开车的师傅还有何处可去,师傅便把我们带到扎染作坊去。走在作坊间,四处立了许多竹竿,横着竖着,都挂满了彩色的扎染长裙,壮观极了。但这漫天竹竿的长裙,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也实在太没有个性了。实在没有购买的欲望。于是,走出来了。

“这里的民居还挺不错呢,不如我们走走吧。”嫂子说。李哥很随意,似乎他的出行就是为了陪妻子和儿子。拐了一个弯,我们看见有一大堆村民正围着倒在地上的颇大的一株枯树忙乎。他们把干稻草揉成绳子,再把这绳子把枯树的身体卷起来,边上另有人在搭戏台。我心中一动,便问:“大叔,你们是在为火把节做准备吗?什么时候举行火把节呢?”

“是,是,过两天就火把节了!”他们笑眯眯地回答。

我暗自叹了口气:两天,我是等不及了,票已经买好,明天晚上就回昆明。

我们沿着小巷前行,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敞开着门,似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一路好奇地张望着,一路低声交谈,突然,一所小院里的一位装扮精致的老大娘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她头戴黑线挑花的多层头巾,穿着绣花鞋,正坐在洁净的花木扶疏的小院子里低头做着针线活。我与嫂子相视会心一笑,拍了拍门,柔声唤道:“大娘,我们可以进来吗?”老大娘闻声抬头,她已经很老了,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慈祥的皱纹。她向我们微笑点头示意,我们便欢喜地走进院子里,围她站着,低头欣赏她织出来的美丽花纹。尝试过交谈,但彼此听不懂,于是只用笑容来传达爱意。

她家的房子,是两层的古式木楼,梁柱都漆成猪肝色,很厚重端庄的古风。我抬头仰望那些朴实的雕梁画栋时,才发现二楼有个漂亮的大姑娘从阑干处探出脑袋来,她皮肤细腻且白净,柳叶眉,丹凤眼,眸子乌黑闪亮,水灵灵的蕴着娇美的笑意,她只飞快地观望了我们一回,便闪身不见了。才惊艳,又听一楼厅门吱呀被推开,钻出一个活泼帅气的小男孩来,他冲我们害羞地点点头,又朗声向老大娘打了声招呼,出去了。在这没有语言交流的时刻,我们一点儿不觉得尴尬,反倒觉得有说不出自然舒畅。

告辞老大娘出来,我们继续前行,没几步,便听得前方传来奏乐声丶鞭炮声,连着鞭炮味儿,一并袭来。我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是一所小小的祠堂。人来人往,排队上香,烧鞭炮。满地都是炮竹的红衣,满院里都是烟火味。站久了,眼睛也被熏出泪来。大堂里,一群白发老人或坐或立,摆开了家伙正在吹拉弹唱。他们旁若无人,面容中带着自豪而幸福的笑意,正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之中。周围很多人围观,包括我们。他们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火把节表演作演练吗?

这一天,我们还远观了三塔。

与李大哥一家告别是在傍晚,晚霞染红了半个大理古城。“以后多联系吧!“我们笑着向对方挥手告别。

可是,其实我们都知道,其实没有什么以后,再过些天,我们便会忘记了对方的眉对方的眼,记忆中,只有彼此靠近的欢乐与温暖。

人生路漫漫,真正能一路同行的人其实没多少,然而即使是只浅浅地同行一段,也值得彼此温柔相待,彼此交付善意与真诚。这,其实已经很足够!

这就是我在大理的一天。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梦圆南京·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在课文中学习了他的“陋室铭”之后看到的,但却令我对南京这座古城神往。原本对南京的了解和记忆大都是“纸上得来”且多为零星碎片,今日“躬行”到此方知,身临其境的重要:计划是谒拜夫子庙之后再逛乌衣巷...

伤感爱情故事散文欣赏

爱情是点滴的积累,一点一滴,慢慢珍藏在心底,慢慢在心底酝酿,两个人一起来呵护。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感爱情故事散文欣赏,欢迎大家参阅。 伤感爱情故事散文欣赏篇一:选择一座城,守着一个人 二月的黄河,比隆冬时显得略有清澈,水温却依旧凉的刺骨。 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不知道见证了多少人的孤独和眼泪...

我爱我的祖国

中国,是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美广袤,江山如画。南地小桥流水,画柳乌篷船,白墙黛瓦;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北方冬季更是耽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巍巍华夏,就因这地大物博和独特完整的五千年文化传承,深受外邦垂涎。内腐外患,一度让它饱经沧桑...

别怕,总有使者会爱你

“哇塞!水满了!” “是啊,不容易!” 这是2017年春节前回老家路经卧虎山水库时我和爸爸的对话。 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老家就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边上。这里群山环绕,村落密集,水库给这里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灵动。老家有句传言“水是财”,水库里的水能给村民们带来好运。确实不错...

唯愿岁月不可轻

窗外是暖冬,院里初绽的茶花借了三分胭脂颜色;青花瓷缸里,泥土研磨着残荷枯枝,还有一尾欢愉摇曳在雨点淅沥时。风起不见云愁,只有一树枯瘦凌厉成不见白雪的绝句。你寄来的一叠书信还静静躺在案上;仔细思量方醒,这原是我们各逐天涯后的第一冬。 年少时都贪恋泥土草木,嗅来不够,还非得粘黏着入梦;田埂间跌撞而过...